不知道你有沒有嘗試過努力整理家居過後,很快就打回原形?對你來說,整理收納是不是一件吃力的事?為何努力了大半天,整齊的狀態無法維持超過一星期?
有許多家庭都有一個問題,就是把常用的東西放出來,而不用的東西卻收起來。表面上,這好像沒有問題,你可能會說:當然是要用的東西擺放出來,不用的東西收起來,難道要把不用的東西放出來?其實,當你把使用的東西都放出來,視覺上很容易造成混亂的。因為當你愈買愈多東西時,就帶愈來愈多東西擺放在家,那家裡就會愈來愈混亂。當你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家實在太亂,你開始動手整理,然後你把原本擺放出來但沒有在使用的東西收起來,看到哪裡有空間就塞進去,好不容易才把沒有在使用的東西收進櫃子裡,那些不在使用的東西就一直佔據你的空間。在整理家居時,除了把沒有在用的東西收藏外,你可能還會購買一些收納用品,想要把外露的東西整理好,試圖把東西弄整齊。但別忘了收納用品不一定是神器,用了收納用品也不一定會變整齊,但是收納用品也的的確確是件物品。即是說,當你每買一件收納用品,你所擁有的物品又多了一件,所以,購買收納用品前必須認清自己的需要。
收納的重點不是把所有物品收起來,把空間塞滿就算。也不是把東西整理的整整齊齊就等於收納。收納是讓你知道自己所擁用的東西的數量,從而了解自己需要多少,那你就會自己你要買多少,家裡囤多少才讓你覺得足夠和安心,你才不會再因為害怕不夠而爆買。收納的另一個重點是整理過後能維持整齊。要做到這一點,在收納的過程中就必須思考東西擺放的動線,決定東西放這個位置,要思考這個位置是否方便你拿取、是否順手、是否配合你的日常生活習慣?最後,收納過後培養物歸原位的習慣,能讓你的家維持整齊,不用不斷輪迴收拾、弄亂又收拾的過程。盡量減少拿取時的步驟,也是幫助你養成物歸原位的方法。